購物車 0

6/22 (六) |林建才《小高的遊樂場》新書分享會:一本繪本如何展現一個地方的文化

NT$ 150.00

6/22 (六) |林建才《小高的遊樂場》新書分享會:一本繪本如何展現一個地方的文化

2016年的時候,林建才和拍檔開始想為香港這個城市創作以本地為主題的繪本,他們希望香港的小朋友可以讀到自己成長地的故事。《電車小叮在哪裡》是他們第一本創作的書,它的成功鼓勵林氏到英國進修兒童繪本。

轉眼八年,如今林建才已在香港和英國出版七本書,亦有書本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是次講座他將會分享這些年的創作經歷和成長,亦會透過幾本有關地方的繪本去看書本如何連結土地和人,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報名參加本場分享會。





✦ 講師:林建才


✦ 日期:2024.06.22(六)14:30 - 16:00


✦ 地點:童里繪本洋行


✦ 名額:限30人


✦ 報名及費用:

  • 純參加分享會一席位150元(可現場折抵購買《小高的遊樂場》 )
  • 購買《小高的遊樂場》入場

✧ 於此頁面選購並完成付款即報名成功,出貨方式請勾選「店取」。






kinchoi exhibition fb_童里_new22may

林建才《小高的遊樂場》繪本原畫展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一棵樹想起一座城市?
上海的梧桐、馬尼拉的椰林、阿里山的神木......還有香港海防道的樟樹。
林建才一向愛山,以前每遇到創作瓶頸的時候就會往山上走,樹會聆聽和給予建議,走着走着就會忘記原來的煩惱和憂愁 。
《小高的遊樂場》的創作靈感來自一次他和朋友行山的經歷。當天他們沿纜車路步行上山,朋友跟他分享香港開埠初期的植樹計劃。「聽說香港的山以前是禿頭的,常被人形容為一塊大石頭。沒有樹的石頭太熱了,於是政府嘗試在新建的道路兩旁種樹。他們從浙江換來楠木,在澳洲帶來桉樹,從馬來亞人換到棕櫚,還有印度的士兵帶來的橡樹,日本商人的蒲葵,加上馬達加斯加的鳳凰木,這裡慢慢變成一個世界花園⋯⋯」
香港早期種植的樹大多沒有留下來,大雨、颱風和戰爭對這些新種的樹造成嚴重破壞。但人們太喜歡樹蔭了,無論經歷幾多失敗,他們還是堅持種樹。現時最早有記錄的市區樹在尖沙咀彌敦道和海防道,它們在1890年代種植,134 歲的樹還是很年輕。小高是香港島上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136 歲的他每天仍在大山中跑上跑下。一百多年,小高和樹木一起成長,見證香港島由一塊鳥不生蛋的大石頭變成綠油油的山。本書記錄山中的樹和小高的成長經歷,從山泥傾瀉到日佔時期,他們的故事將帶讀者認識不一樣的香港。


✦ 藝術家:林建才
✦ 展期:2024.06.22 sat. -07.14 sun.
✦ 地點:童里繪本洋行
✦ 參觀方式:自由入場,免費參觀


▎相關活動,把握機會,手刀報名 



林建才介紹

林建才為香港藝術家, 2020年修畢英國Anglia Ruskin University兒童書插畫碩士課程。首本繪本作品《電車小叮在哪裡》贏得2016年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第一名及2019 年香港出版雙年獎。而其他插畫作品亦曾贏得英國Batsford Prize首獎及入選德國白烏鴉獎和波隆拿兒童書展插畫獎 。林氏的插畫創作融合傳統版畫及數碼拼貼,以圖像記載及傳揚故事,使其得以突破語言的界限。他現已在香港及英國出版七本繪本,其中《Nomads, Life on the move》更被翻譯成韓文、日文、簡體中文、越南文及瑞典文版本。

IG:@lamkinchoi
Website:www.lamkinchoi.com


✦ 獎項
2022 入選2022年德國白烏鴉獎
2021 贏得英國Batsford Prize大獎
2020 入選2020年世界插圖獎
2020 入選波隆那兒童書展插圖展
2019 金風車青年插畫大賽50名決賽入圍者
2019 香港出版雙年獎
2018 People’s Choice Awards, Derwent Art Prize 2018, London, UK
2016 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兒童圖畫故事組第一名

✦ 出版

2024 《小高的遊樂場》- 木棉樹出版社
2022  "Nomads, Life on the move" - Cicada Books (UK)
2022 《渡輪小星的祕密之旅》 - 小皇冠童書館
2021  "Wolf Girl",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UK)
2021 《移民去哪裏》- 木棉樹出版社

2020 《野豬麵包店》 - 香港廉政公署委托作品
2017 《電車小叮在哪裏》- 木棉樹出版社

✦ 相關文章


 報名注意事項:
1. 報名後,請於三日內匯款,可線上刷卡,付款完畢等於報名成功,逾期自動取消報名,恕不保留席位。
2. 如欲取消,請於講座舉辦日當天往回推算七天之前,須通知主辦方,逾期恕不辦理退費,不得轉換其他講座。
3. 如遇主辦方因素無法舉辦,將行退費,如遇天候關係或疫情影響而無法開辦實體講座,主辦方保留權利調整日期。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講座變動,恕不受理退費。
4. 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規劃之所有活動、講座、工作坊、讀書會所有內容(含課程規劃、書單、講師演講內容、編輯、翻譯、改作等)或任何含文字、照片、美術及其他各種類著作,其著作權與著作財產權及一切延伸權利由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及講師保有。所有內容禁止錄音錄影、攝影拍照等,及任何形式之轉載公開、抄襲、複製、轉貼、挪用。所有著作權屬於講者所有,課程規劃之智慧財產權屬主辦單位及講師所有,如有侵權,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小高的遊樂場》書籍介紹:

文/圖 香港插畫家 林建才

2024/精裝/32頁/18.5 x 26.5 cm

※「香港三部曲」最終章

你曾經因為一棵樹想起過一座城市嗎?
上海的梧桐
馬尼拉的椰子樹
阿里山的神木
還有香港海防道的樟樹

「聽說香港的山以前是禿的,常被人形容為一塊大石頭。沒有樹的大石頭太熱了,於是人們嘗試在新建的道路兩旁種樹。他們從浙江換來楠木,在澳洲帶來桉樹,從馬來亞人手中換到棕櫚,還有印度的士兵帶來了橡樹、日本商人的蒲葵,加上馬達加斯加的鳳凰木,這裡慢慢變成一個世界花園⋯⋯」

香港最早期種植的樹大多留不下來,大雨、颱風和戰爭對這些新種的樹造成嚴重破壞。可是,人們太喜歡樹蔭了,無論經歷多少失敗,他們還是堅持種樹。現時記錄中,最早種下的市區樹位於尖沙咀彌敦道和海防道,它們在1890年代被種下,而134 歲的樹還是很年輕。

小高是香港島上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136 歲的他每天仍在山中穿梭、跑上跑下。一百多年間,小高和山中的樹木一起成長,亦一同見證香港島由一塊鳥不生蛋的大石頭變成綠油油的山。本書記載山中的樹和小高的成長經歷及故事,從山泥傾瀉到日佔時期,他們的故事將帶讀者認識不一樣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