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睦軒 Mu-Shen Yen|攝影集《THE SLEEPELSS 夜未眠》
出版日期:2019/9/01
精裝; 76 pages ; 29*11*1.5
黑白影像/英、中文
為保留深沈的黑色、印刷拆解薩巴帝(中途曝光)效果,使用日本,高解像度且質感厚實溫潤的紙張,保留紙質觸感堅持不用塗布紙、不上油,確保跨頁翻閱與書本厚實質感,裝訂採強化膠線裝。
▍書籍介紹
無論在東方或西方,城市是人類文明與行為的集體展現,夜晚城市所見更誠實反應著人們原始的慾望表達。夜裡看似寂靜的城市是人類野性的內爆狀態,醞釀著白晝來臨後為生存的衝突與狩獵。
這是一本關於夜晚的台北攝影集,攝影者並不企圖辯論關於這個城市的真相,每一張照片只是單純反映當下的私人感官狀態,如同留下破碎的線索,讓閱讀者自身建構名為「夜未眠」(The Sleepless)的這個城市。
攝影集拍攝期間為2009-2019年,是作者第一本攝影集出版。
誌 夜未眠(Making The Sleepless)
開始時,對於是否單獨用「台北」作為這本攝影專輯的書名一直困擾我。以城市為名似乎讓書顯得更有份量, 但也會因為如此純粹的標題,相對地被嚴格地審視,所以這樣做有好也有不好。大城市例如紐約、巴黎、東京、香港等等都曾有經典的攝影集直接以城市作為書名,然而目前似乎還沒有人有膽量直接以「台北」 作為攝影集的名稱,以個人野心來說我想挑戰成為那第一人。 然而弔詭的是,當我決定「台北」作為這系列影像的共同名字後,反而讓這本攝影專輯的重量感變輕了,我不確定是否因為「台北」這個城市在國際上不夠知名,或沒有鮮明的城市意象?亦或單純只是我用錯了題目。幾經反覆思索後,我選擇了 「夜未眠」(THE SLEEPLESS)作為攝影集的書名,至於「台北」這個名詞就讓書裡的系列照片表達就好。
這些照片為攝影者私人情緒描繪的城市夜色。起初我想用的英文書名為‘Insomnia’而非‘The Sleepless’,雖然二者在中文的翻譯都可稱為「失眠」,’Insomnia’是一個醫學名詞, 比較偏向病癥的描述,而’The Sleepless’則傾向對狀態的描述。失眠對攝影者個人而言或許是疾病,但絕不是這個城市的病癥,夜晚不眠的台北是一種狀態並不是病態。換言之,這本攝影集的主詞是城市而非攝影者。
當有想法編輯這本書時,我便認為書中不應該只是展現照片而已,要同時能感受到音樂,更貼切地說是旋律。雖然旋律不可見,在我的影像裡它是存在的元素 。因為無法直接在書裡表達旋律,於是我把二首歌的歌名與一首歌詞安插在這本攝影集裡作為章節,分別是「強烈衝擊」(Massive Attack)與「小爸爸樂團」(Young Fathers)合作的「在我血液裡的巫毒」(Voodoo In My Blood)、「皇后樂團」(Queen)的「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以及奇爾頓普萊斯(Chilton Price)作曲作詞的「你屬於我」(You Belong To Me)。「在我血液裡的巫毒」給予這本書一個很有力量的開場;「波希米亞狂想曲」的編曲啟發了這本書的奔放,「歌劇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還差點成了這本書的書名;「你屬於我」有不同歌手經典詮釋,第一次接觸它是電影「閃靈殺手」(Nature Born Killer)原聲帶裡巴布·狄倫(Bob Dylan)吉他彈唱的版本。不知何故,在夜裡我聆聽這首歌流淚, 是為那等待不到的日出而悲傷?或許吧。
“沒有你在身邊我很孤單,也許你和我一樣寂寞憂傷。”
拍攝這系列影像是思念的救贖,在歷經所有情緒之後,最終因這本書得以平靜 。
▍作者介紹
顏睦軒(Mu-Shen Yen) 1976年出生於高雄市,一座位在台灣南部工業城市。
2002年畢業於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The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CL)取得建築設計碩士學位(Master ofArchitectural Design)。2003年開始在台北建築師事務所擔任專案設計師,同時於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2008年離開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之後受到筆名Weegee的攝影師Arthur (Usher) Fellig與Daido Moriyama作品啟發,對城市攝影感到興趣。2009年於台北光影暗房工作室(Kuangyin Lab)學習暗房技法,目前為自由攝影師。
他的攝影主要以城市為背景,以寫作式攝影紀錄城市人日常生活樣貌。2015年起獨立企劃幾項關於台灣空間變遷、勞動者與社會事件為主的專題攝影,目前專題仍在進行中。
2019年出版個人第一本城市攝影集THE SLEEP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