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Où il est question de main et de météore 關於手與流星的故事|安・艾珀的創作細語|附中文

NT$ 1,050.00

Anne Herbauts

2024 / 平裝+穿線膠裝 / 48 pages / 21 x 28 cm


我們總以為,世界是可以被清晰定義的,真實是可以被固定下來的。可是在一生的旅途中,這樣的確信時常被動搖——因為我們所見的、所感受的,終究只是一種感知的形狀。藝術家安・艾珀(Anne Herbauts)便以她的方式,在《關於手與流星的故事》中,探問這個問題。  

「我用指尖輕輕移動了桌上一粒麵包屑。那顆麵包屑,化作一顆流星。」  

這句話開啟了一場關於「瞬間」的思索。晨曦微光下,安・艾珀的指尖在桌面上遊移,尋找那個短暫的片刻。它是那麼微小,轉瞬即逝,幾乎無法捕捉。可是我們仍舊嘗試著重現它、重新塑造它,想要在線條與顏色、氣味與光影、言語與沉默之間,再次觸及它的形狀——因為正是透過語言,我們才能讓某些事物變得可觸。   

安・艾珀的創作,便是一場不斷探索與重現的過程。她試圖在畫布上留下晨曦的印記,在視網膜上烙印光線的顫動,讓那些稍縱即逝的片刻,得以被再次感知。就像我們偶然讀到某句話,心裡突然浮現出一種確信,彷彿捕捉到了什麼,卻又無法完全言說。有些東西,只有經歷過,才能真正存在於我們內在的某個角落。  

在她的創作裡,還有另一種堅持:「……試著在畫面之外保持真實。就在後方,或更遠之處,或在旁側。彷彿某種反覆吟詠的祈禱,使自己不至於陷入圖像帶來的初步誘惑,那虛幻的再現。」  

她在這部作品中,實現了這樣的信念。不同媒材交錯,油粉彩的溫度、水彩的透明、木刻線條的堆疊——她讓畫面自由變化,卻始終保有內在的一致性。俄羅斯娃娃的細節、水滴的紋理、點描式的群山、四散蔓延的樹根——一切彷彿浮現又消逝,在不重複之間,延續著某種未曾間斷的節奏。  

最終,當一切回歸原點,萬物循環往復。  

「然後,在次日清晨,我用指尖輕輕推動了一顆流星。而那顆流星,又變回了一粒麵包屑。」



購書須知 Order guide  海外購書 (Overseas order) ✵ 非現貨預購 Pre-order


Copyright © 所有童里的文字與圖像皆為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和複製,亦不得以盈利或商業目的做任何他用。☺️歡迎友善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請自重並尊重童里選書專業,請勿抄襲童里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