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1

*已結束*3/22(六)🎵 演奏會 🎵 駒形克己《雲》vs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NT$ 600.00

駒形克己《雲》vs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 時間|2025/3/22(六) 15:30-17:00  

✦ 地點|童里繪本洋行

✦ 導聆|吳家恆

🎵 小提琴|歐之瑀

🎵 中提琴|蔡弦修

🎵 大提琴|陳昱翰

✦ 主辦|數位傳聲 / 童里

✦ 費用|600元/人

✦ 名額:限20人

請留意報名注意事項。
✧ 請於此頁面選購並完成付款即報名成功,出貨方式請勾選「店取」。


今天的雲只限於今天 明天將是明天的雲 

每一朵雲,都是今天的唯一。 

──駒形克己 (Katsumi Komagata, 1953-2024)


2024年去世的日本紙藝大師駒形克己的這一句話,似乎也適用於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今天的《郭德堡變奏曲》只限於今天,明天將是明天的《郭德堡變奏曲》。每一次演出《郭德堡變奏曲》,都是今天的唯一。」 

而《郭德堡變奏曲》與駒形克己的代表作《雲》(A Cloud)可以相互呼應之處,不只於此。

《雲》是在白色的限制下,追求紙的表達的作品,而《郭德堡變奏曲》是巴哈挑戰技法的極限,以一段音樂主題寫出三十段風格迥異的變奏。

駒形克己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紙張,重疊之後在雲的表情上產生微妙的差異,為落下的陰影帶來深度感。「雲看起來很近,但是很遠。它們不斷在變形和變化。」換言之,《雲》是一首「視覺的變奏曲」,以雲為主題,紙張為載體,做出不同的變化,一如《郭德堡變奏曲》。

駒形克己說他「童年時經常思考雲朵如何移動。有時候雲朵會讓我對某件事有期望,或者想起某個人,有時候我會透過雲來預測天氣。有時候因為過於忙碌,我會忘記抬頭仰望天空。在這本書裡有雲,翻頁的過程中,就能回憶起看雲的經驗。」雲的移動是無心的,但是觀者的內心活動卻是情感的運作。

這一場「駒形克己《雲》vs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以聲音的變奏曲來搭配視覺的變奏曲。小提琴家歐之瑀、中提琴家蔡弦修、大提琴家陳昱翰挑選了十段變奏來詮釋駒形克己的《雲》,將會帶來新的音樂與閱讀體驗,也以此紀念去世將滿一周年的駒形克己,他所留下的作品,就像雲一樣,仍在天空中飄移。


【曲目】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選曲

J. 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excerpts, BWV 988

Aria and Variations 1, 7, 9, 13, 14, 15, 19, 20, 24, 25, 28, 29


【導聆】

吳家恆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1989),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MMus)(1992),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

曾擔任《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偉大作曲家群像》(智庫文化)編輯,任職《天下》雜誌、《康健》雜誌、《音樂時代》、時報出版、遠流出版,擔任文稿編輯、研究編輯、主編、副總編輯之職。

也曾任職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擔任顧問,並在世新大學授課。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作有《舒伯特的冬之旅:一種迷戀的剖析》(台中歌劇院)、《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麥田)、《關鍵音》(新經典)等十餘本書籍。


【演出者】

🎵 歐之瑀/小提琴

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小提琴演奏碩士及最高演奏文憑 (Postgradule)

五歲啟蒙,師事謝中平及林克昌教授和Prof. Edward Zienkowski。

留學期間獲得奧地利國家優秀人才獎學金,畢業後考取Tonkuenstler Orchestra 任職十年, 擔任第二小提琴助理首席。曾應邀於 Wien Modern、Lange Nacht der Musik、北京現代音樂節及上海音樂節演出。在第12屆國際威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中,樂評形容她的演奏風格:豐沛巧思,技巧精湛。於奧地利Pörtschach國際布拉姆斯室內樂比賽獲獎。2019回國致力於演出與教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三場個人獨奏會巡演。2023獲台北市文化局贊助將於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個人獨奏會。


🎵 蔡弦修/中提琴

2015-2017年以Max and Sophie Mydans獎學金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攻讀演奏碩士,師事Dimitri Murrath (美國舊金山音樂院專任教授);室內樂師事Borromeo String Quartet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駐校弦樂四重奏)。在台就學期間中提琴曾師事劉孟灝、陳美玲、楊仁傑、何君恆以及趙怡雯等教授。

2018年6月起擔任藝心弦樂四重奏 (Artrich String Quartet) 中提琴手,該團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駐系弦樂四重奏,並為Taiwan Connection旗下之團體,除定期於誠品室內樂節演出外,也致力於教育推廣,在各學校、樂團及企業團體舉辦講座與音樂會。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擔任長榮交響樂團中提琴團員。2019年11月成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中提琴團員。現任教於臺北市立中正高中音樂班、桃園市立武陵高中音樂班及東海大學音樂系,教授中提琴與室內樂。


🎵 陳昱翰/大提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院音樂碩士。高雄人,八歲開始學習大提琴,曾接受馬友友、 Natalia Gutman、Tsuyoshi Tsutsumi、Christine Walevska、Gary Hoffman、Steven Isserlis 等大師指導以及 Alban Berg 弦樂四重奏、Orion 弦樂四重奏室內樂指導。2009年赴美國紐約深造,先後受邀參加札幌太平洋音樂節、Texas Music Festival、Schlern Music Festival、Foulger Music Festival等音樂節,並榮獲 CDA Symphony Young Artist Competition 第一名、大阪國際音樂比賽 Espoir Prize 等獎項,演出足跡遍及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日本、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取得碩士學位後,隨即考取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班。回臺後任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並於國家音樂廳舉辦個人大提琴獨奏會。目前任教於陽明交通大學音樂所、清華大學音樂系、東吳大學音樂系、師大附中及中正高中音樂班。


 報名注意事項:
1. 報名後,請於三日內匯款,可線上刷卡,付款完畢等於報名成功,逾期自動取消報名,恕不保留席位。
2. 如欲取消,請於活動舉辦日當天往回推算七天之前,須通知主辦方,逾期恕不辦理退費,不得轉換其他活動
3. 如遇主辦方因素無法舉辦,將行退費,如遇天候關係或疫情影響而無法開辦實體活動,主辦方保留權利調整日期。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講座變動,恕不受理退費。
4. 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規劃之所有活動、講座、工作坊、讀書會所有內容(含課程規劃、書單、講師演講內容、編輯、翻譯、改作等)或任何含文字、照片、美術及其他各種類著作,其著作權與著作財產權及一切延伸權利由童里文創生活事業社及講師保有。所有內容禁止錄音錄影、攝影拍照等,及任何形式之轉載公開、抄襲、複製、轉貼、挪用。所有著作權屬於講者所有,課程規劃之智慧財產權屬主辦單位及講師所有,如有侵權,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利。